你是否知道,每天饮用的自来水中都含有一种看不见的"守护者"?它就是余氯,一种确保水质安全的关键指标。
余氯是指水中投加氯或含氯化合物后,经过与水中的有机物、细菌等反应后剩余的氯量。它主要包括游离性余氯(如次氯酸和次氯酸盐)和化合性余氯(如氯胺)。余氯的存在可以抑制细菌繁殖,保证水的生物稳定性。
根据国家标准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22)中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,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出厂水游离性余氯在接触30min后不应低于0.3 mg/L,在管网末梢不应低于0.05mg/L。这种精确的数值要求,使得余氯测量技术成为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。
比色法凭借其操作简便、成本低廉的优势,成为余氯测定方法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余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,再与淀粉形成蓝色复合物。通过比色计测量这种蓝色物质的吸光度,即可推算出余氯浓度。实际操作中,需注意几个关键步骤:酸化水样、精确加入试剂、控制反应时间。特别是淀粉溶液必须新鲜配制,否则可能因变质导致测量偏差。比色法的测量范围通常在0.01-10mg/L之间,误差控制在±5%以内。
N,N-二乙基对苯二胺(DPD)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的进阶版本,被纳入国家环保标准HJ586-2010。这种方法在pH6.2-6.5条件下,使余氯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,通过515nm波长测定吸光度。DPD法的优势在于能区分游离氯和总氯。游离氯直接与DPD反应显色,而总氯测定需先加入碘化钾使化合氯转化。这种方法灵敏度高,适用于地表水、工业废水等多种水体的余氯检测。
对于需要快速获取结果的场合,电化学法展现出优势。这种方法基于余氯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,通过测量电位变化来推算浓度。现代电化学分析仪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测量,非常适合自来水厂、游泳池等场所的日常监测。但电化学法也存在局限性:电极易受污染,需定期维护校准;测量结果受水温、pH等因素影响较大。因此,高精度测量时建议与比色法互为补充。
不同场景下,余氯测量方法各有所长:实验室研究推荐比色法或DPD法;现场快速监测适合电化学法;特殊水质可能需要多种方法相互验证。随着技术进步,新型传感器和光谱技术正在余氯检测领域崭露头角。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始终是获得可靠数据的前提。
戈普仪器Aqualysis 300在线比色法余氯分析仪是一款结构紧凑、易于操作且精确度的余氯/总氯分析仪器,Aqualysis 300采用DPD比色法检测余氯/总氯的浓度,特别适用于加氯消毒过程中的余氯/总氯测量和饮用水管网余氯/总氯浓度的监测。
PM8202CL控制器搭配Bsens650/Bsens660传感器及BAF615流通槽,可监测水中余氯、二氧化氯和臭氧,采用恒电压原理,测量稳定可靠,安装简单,性价比高。典型应用于饮用水,医院污废水,二次供水,工业过程用水等。